市场中备受追捧的几种“黄皮”,你收藏了几个?

市场中备受追捧的几种“黄皮”,你收藏了几个?

要说到如今和田玉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料子是什么,那还得是皮色料。老玩家都明白,籽料最大的乐趣就在于“玩皮品肉”,之所以把“皮”放在首位,是因为皮色为籽料平添生机的同时也能提升其收藏价值。红皮喜庆,黑皮素雅,“黄”更是自古为尊,今天老蔡便与各位玉友分享——黄皮籽料的主要分类及其特点,看你收藏了几类?

籽料的黄皮是怎么形成的?

和田玉的颜色按产状成因可以分为原生色和次生色籽料的皮色就是次生色,即和田玉山料经风化、搬运与埋藏过程中,周围杂质元素沿和田玉裂隙或者矿物个体间隙进入并沉积形成新矿物而产生的颜色黄皮籽料便是和田玉浸入水中时,水中的矿物离子(如铁离子)渗透进玉石的微小裂隙,与空气发生氧化作用所形成的黄色。

黄皮籽料的主要分类

 洒金皮 

在老蔡的收玉视频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黄皮籽料便是洒金皮。洒金皮是最受追捧的黄皮之一,其皮色特征为金黄的皮色洒状分布在籽料的表面,皮色很薄,若隐若现,犹如繁星点缀。且洒金皮的玉质通常较好,前文提到皮色是矿物质沁入形成的,而当玉质更为细腻、紧密时矿物便难以浸染沉积,只能形成淡淡的洒金皮,所以洒金皮籽料一般玉质细腻且油润度高。

黄沁 

黄沁也是老蔡在收玉过程中常接触到的。黄沁的颜色细分起来较多,但都是黄色调,其深入玉质内部的黄色,与洒金皮的意境全然不同。其颜色由外向内缓缓沁入,打灯或肉眼看玉能清晰分辨黄色由外至内逐渐变浅,无论是全沁、半沁还是沁皮,优质黄沁料层与层之间都过渡得很自然,且分布均匀。
金包银 
“金包银”简单来理解就是黄皮包白肉。既然是“包”,皮色就要把籽料的大部分都包住,所以金包银的皮色一定要聚、要满,小块聚皮或洒皮是不能称为金包银的。其皮色有黄皮也有黄沁,但沁得并不深。色泽往往比洒金皮更浓,又不及大多黄沁浓郁,浓淡适中的金黄色加上若隐若现的白肉玉质,更显贵气。

 鹿皮、虎皮 

鹿皮和虎皮想必各位玉友也能联想到其皮色特点,即类似梅花鹿毛皮的黄皮、类似老虎毛皮的黄皮。鹿皮很多时候也称金鹿皮,黄皮的底子上有点状分布的表现,玉质大多细腻油润,且很具有观赏性。虎皮则是黄皮与黑色条纹纹理组成的象形皮色,但虎皮籽料往往玉质并不太好,多带一些僵、脏、裂、黑沁等。

以上便是如今和田玉市场中较受欢迎且老蔡常收的几种黄皮籽料。和田玉的皮色区分不止一个维度,任何分类都并非绝对,有时一块玉料可能同时具备多种皮色特征。

返回網誌